「一年之際在於春」所謂「春暖花開」「蟲鳴鳥叫」…
均是新春之氣息;但卻也有人感覺
「春天那會這呢寒 ?」「春天後母心」
如此多變,叫人又期待又害怕。
「一日之際在於晨」所謂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」,
總期待清晨的旭日東昇,讓自己有所收穫。
卻也擔心「早起的蟲兒被鳥吃」,
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那隻悠哉的「鳥」?或是忐忑難安的小「蟲」子?
在墾丁度假的小春蟲,
因大過年拜感冒所賜,只能躺在房裡,
聽過往遊客寒喧哈拉,頭重腳輕….,
一切都在虛無飄渺中爬行過,今天腦袋瓜較為清醒時,
竟已年初四,一大早清脆悅耳的鳥鳴,
震醒了昏睡多日的春蟲,四周遊客仍未絡繹不絕(太早了!)
腦海裡第一件想到的事情竟然是:「我是鳥?」「還是蟲?」
在說老不老,亦非年少的人生旅途中,
看到過積極進取的鳥兒,真的因為努力而換取了希望,
但,通常這些達到理想的小鳥兒們,都曾經當過「小蟲」,
而且是「多次為蟲」(得通過被鳥吃的危機),
不論他的角色是鳥?亦是蟲?卻仍堅持「早起」!
俗話稱這群偏好「早起」的鳥或蟲-「熱心」「熱腸古道」,
也可換句話說「雞媽媽的媽媽」。
或許從來不曾早起的「鳥或蟲」生活表徵是安逸美好的,
雖然沒有蟲兒吃,至少也不會被鳥吃,
因為人們最無法認識的就是自己,
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「鳥」有蟲吃?還是「蟲」要被鳥兒吃!
今晨,春蟲原本想改個名叫-「春鳥」!
哈哈!總覺得老是得擔驚受怕「被鳥兒」吃 ,
乾脆一勞永逸,「春鳥」便馬上浮現腦海。
不過,窗外暖陽、海濤聲、分不清的各種大自然音律,讓我一切「隨緣」,
若該走的路不會因為更改了任何一樣外在的因素,
你就可以不必經過,小春蟲堅信大自然的定律。
上帝創造了萬物,包含了四季,有熱情如火的夏、
有淡淡幽愁的秋、更有嚴寒刺骨的冬,
而在寒夜將盡之時,上帝給了我們「春」,
多麼美好的恩典!何必在意自己是「鳥」或「蟲」呢?
親愛的好友們,但願你能與我共享這份初春的驚醒 !
也將這份驚醒獻給常常都是早起的姊妹們
因為有早起的妳們 才有未來可言喔!